2025年3月26日,泡泡瑪特(9992.HK)發布2024年財報後,股價單日大漲10.87%,盤中最高觸及150.8港元,刷新上市以來新高,市值突破2000億港元。這一表現延續了公司年內股價累計漲幅超六成的強勁勢頭,反映出市場對其業績超預期及未來成長潛力的高度認可。
業績亮眼:營收與獲利雙爆發
- 營收成長超預期
2024年,泡泡瑪特實現營收130.4億元,年增106.9%,遠超過市場預期的122.7億元。其中,中國內地收入79.7億元(+52.3%),而港澳台及海外市場表現尤為突出,收入達50.7億元,年增375.2%,佔總營收比重提升至38.9%。 - 獲利水準顯著提升
經調整淨利為34億元,年增185.9%,淨利率從2023年的19.6%提升至26.1%,主要得益於毛利率優化(66.8%的歷史新高)及營運效率提升(存貨週轉天數縮短31天至102天)。
成長驅動力:國際化策略與產品創新
1. 海外業務成為第二成長曲線
公司國際化策略成效顯著,2024年海外市場細分四大區域:
- 東南亞(營收24億元,+619.1%)
- 東亞及港澳台(13.9億元,+184.6%)
- 北美(7.2億元,+556.9%)
- 歐澳及其他(5.5億元,+310.7%)。
管理階層預計,2025年海外收入將突破100億元(年比再增加100%),並計畫透過「地標策略」在歐美核心城市開設旗艦店,進一步擴大全球影響力。
2. 產品多元化與IP生態深化
- 品類拓展:非盲盒品類成長亮眼,絨毛玩具營收年增1,289%至28.3億元,MEGA系列及衍生性商品收入亦成長超140%。
- IP矩陣強化:四大頭部IP(THE MONSTERS、MOLLY等)營收均超10億元,13個IP邁入“億元俱樂部”,IP生態持續擴容。
- 線下體驗升級:城市樂園計畫瞄準夜間消費場景,計畫2025年完成第二階段改造,探索IP與實體娛樂的綜效。
機構評等與未來展望
- 大行上調目標價,看好成長持續性
摩根士丹利(大摩)維持「增持」評級,將目標價從113港元上調至135港元,預計2025年銷售額將成長47%,淨利潤增至48億元(+52%)。里昂更樂觀,將目標價大幅調升至170港元,認為同店成長與新店擴張將推動2025年銷售及淨利分別增長56%與66%。 - 2025年目標:衝擊200億營收
公司管理階層提出2025年營收突破200億元(年比+50%),其中海外市場貢獻過半。北美市場被寄予厚望,預計規模將達2020年集團整體水準(25.1億元)。此外,國內業務將透過「重質不重量」策略(提升單店產出而非門市數量)維持穩健成長。
風險與挑戰
儘管業績強勁,公司仍需應對以下潛在風險:
- 二級市場炒作與品牌口碑:Labubu等熱門產品在二級市場溢價超6倍,引發消費者對飢餓行銷的質疑。
- 海外擴張的執行壓力:快速開店可能面臨本土化營運與文化差異挑戰。
- IP生命週期管理:依賴頭部IP的持續熱度,需避免使用者美感疲勞。
結語
泡泡瑪特憑藉著超預期的業績、清晰的全球化策略及多元化的IP生態,成功贏得資本市場青睞。短期來看,海外市場的高成長速度與國內營運效率提升將支撐股價;長期則需觀察其IP創新力與全球化落地能力能否持續兌現預期。若2025年200億目標達成,公司或進一步鞏固其全球潮玩龍頭地位。
*免責聲明: 本文內容僅供學習,不代表VSTAR官方立場,也不能作為投資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