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2022年2月俄羅斯與烏克蘭爆發衝突以來,全球原油市場經歷了劇烈波動。作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商品,原油不僅是全球經濟成長的核心驅動力之一,其價格變動直接影響各國的能源安全、經濟穩定及社會發展。俄烏戰爭為全球原油市場帶來了深刻的供需衝擊,造成了市場的不確定性,推動了油價的急劇波動。本文將從俄烏戰爭爆發至今的三年時間裡,分析原油價格的變化,探討戰爭對全球能源市場的深遠影響,以及未來原油市場可能的發展趨勢。

戰爭爆發初期的價格飆升:供需不平衡的衝擊

俄烏戰爭爆發初期,全球原油市場的反應非常迅速,價格出現了急遽上漲。

地緣政治風險的上升

2022年2月24日,俄羅斯正式向烏克蘭發動軍事行動,突如其來的衝突立即對全球市場產生了強烈震盪。投資者對戰爭可能引發的供應中斷、能源短缺等問題產生強烈擔憂,原油價格因此暴漲。 2022年3月,國際油價一度突破每桶120美元的大關,創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準。戰爭使得市場對俄烏衝突可能擴展至歐洲及其他地區的擔憂加劇,原油作為全球能源供應的關鍵商品,其價格在短期內呈現極端上漲態勢。

俄羅斯石油出口受限

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之一,俄烏戰爭後,西方國家迅速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,特別是限制俄羅斯能源的出口。歐盟、美國等國對俄羅斯石油的進口禁令,導致全球石油市場供應的緊張。俄羅斯的原油出口遭遇了直接衝擊,尤其是歐洲市場的需求銳減,全球石油供應鏈發生了嚴重的重建。這種供需失衡的情況導致國際油價大幅上漲,尤其是在戰爭初期。

OPEC+減產政策的作用

為因應油價劇烈波動,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(OPEC+)也採取了減產措施,旨在穩定市場。儘管這些減產政策對支持油價起到了一定作用,但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情況下,供應中斷對市場的影響仍然顯著。特別是隨著歐洲減少俄羅斯石油進口,OPEC+的減產政策未能完全填補供應缺口,油價持續走高。

2022年下半年:價格下跌與市場調整

隨著時間的推移,儘管原油價格在2022年初期暴漲,但在下半年,市場開始出現調整,油價逐漸回落。

美國的石油戰略儲備釋放

為了因應原油價格的急劇上漲,美國政府在2022年啟動了戰略石油儲備的釋放,以緩解國內油價的壓力。美國透過釋放近1億桶原油,向市場提供了額外的供應量。這項政策短期內有效降低了油價,但也帶來了市場對未來供應不足的長期擔憂。儘管如此,由於俄烏戰爭持續進行,全球能源供應仍處於緊張狀態,油價回落至每桶90美元左右,但仍遠高於戰爭前的水平。

中國需求的恢復與全球經濟放緩

2022年下半年,中國經濟逐步從疫情的影響中復甦,能源需求回升,進一步推高了原油價格。然而,全球其他地區的經濟成長放緩,特別是歐洲面臨的能源危機和通貨膨脹壓力,使得全球經濟成長前景不明,原油需求的成長放緩。儘管如此,全球供應鏈依舊緊張,油價維持在高水準。

市場對未來供應中斷的擔憂

儘管價格有所回落,但市場對俄烏戰爭未來走向的擔憂依然存在,油價在2022年下半年維持在每桶90美元至100美元之間。特別是對俄羅斯石油出口的持續制裁,全球能源供應的不確定性使得市場情緒持續高漲。

2023年:價格波動與供需結構的變化

進入2023年,儘管國際油價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落,但市場仍保持著較大的波動性,供應鏈調整和需求結構變化推動了原油價格的再次波動。

OPEC+持續減產,供應緊張持續

2023年,OPEC+決定繼續減產,以支撐油價。特別是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的合作,確保了減產措施的執行。然而,由於俄羅斯面臨制裁,產量並未完全恢復,且受到內部經濟問題的影響,俄國的石油出口仍受到限制。此舉使得市場供應依然緊張,而OPEC+的減產措施則扮演了支撐油價的重要角色。國際油價在2023年中期維持在每桶80美元到95美元之間。

中國經濟復甦與全球需求回升

2023年下半年,全球經濟尤其是中國的經濟復甦促進了原油需求的回升。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之一,其能源需求的復甦直接推動了全球油價的上漲。同時,全球其他經濟體的需求也逐漸恢復,尤其是美國和印度等國的需求,成為推動油價上漲的重要因素。

全球能源供應多元化趨勢加強

面對俄烏戰爭帶來的能源供應風險,歐洲加速了能源供應多元化的進程,減少了對俄羅斯天然氣和石油的依賴,增加了液化天然氣(LNG)和再生能源的進口。雖然這項策略有效緩解了部分能源供應壓力,但短期內對石油需求的替代性仍然有限,全球石油市場仍受到俄烏衝突的影響。

2024年:油價穩定與市場重構

進入2024年,儘管俄烏戰爭仍在持續,但國際油價開始趨於穩定,全球原油市場逐漸進入新的平衡期。

油價穩定在80-100美元區間

2024年,全球經濟逐步適應了俄烏戰爭對能源市場的衝擊,油價穩定在每桶80至100美元之間。雖然價格相較於戰爭初期的高峰有所回落,但仍遠高於戰爭前的水準。市場對未來供應短缺的擔憂有所緩解,OPEC+的減產政策仍在持續執行,全球石油市場的供需關係逐漸趨於平衡。

全球能源結構的變化

俄烏戰爭促使全球各國加速能源轉型和多元化進程。歐洲等地區加大了對再生能源和液化天然氣的投資,減少了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。美國和中東國家的石油供應逐漸增加,填補了部分市場需求。雖然石油市場的供需不平衡狀況有所緩解,但能源的多元化趨勢仍在加速。

全球經濟成長放緩與原油需求的穩定成長

全球經濟成長放緩,尤其是主要經濟體的成長速度趨於減緩,導致原油需求的成長相對溫和。特別是在美國和歐洲等成熟經濟體,能源效率的提高和再生能源的使用,抑制了石油需求的激增。然而,亞洲特別是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市場的需求持續成長,成為全球石油需求的重要驅動力。

總結與未來展望

俄烏戰爭爆發三年以來,全球原油市場經歷了劇烈的波動。從初期的價格暴漲,到市場的逐漸回調,再到2024年穩定的價格區間,原油市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動盪。戰爭不僅改變了全球石油市場的供需格局,也推動了能源結構的多元化。儘管俄烏衝突仍在持續,但全球經濟和能源市場已經逐步適應了這個新常態。

未來,原油價格將繼續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,包括地緣政治、OPEC+政策、全球經濟成長以及能源轉型的進程。全球石油市場仍將面臨供應鏈不穩定、能源安全和價格波動等挑戰。然而,隨著全球能源結構的逐步轉型,尤其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的使用不斷增加,原油市場的長期前景將逐步朝向穩定和多元化方向發展。

*免責聲明: 本文內容僅供學習,不代表VSTAR官方立場,也不能作為投資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