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26日,泡泡玛特(9992.HK)发布2024年财报后,股价单日大涨10.87%,盘中最高触及150.8港元,刷新上市以来新高,市值突破2000亿港元。这一表现延续了公司年内股价累计涨幅超六成的强劲势头,反映出市场对其业绩超预期及未来增长潜力的高度认可。

业绩亮眼:营收与利润双爆发

  1. 营收增长超预期
    2024年,泡泡玛特实现营收130.4亿元,同比大增106.9%,远超市场预期的122.7亿元。其中,中国内地收入79.7亿元(+52.3%),而港澳台及海外市场表现尤为突出,收入达50.7亿元,同比激增375.2%,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38.9%。
  2. 盈利水平显著提升
    经调整净利润为34亿元,同比增长185.9%,净利润率从2023年的19.6%提升至26.1%,主要得益于毛利率优化(66.8%的历史新高)和运营效率提升(存货周转天数缩短31天至102天)。

增长驱动力:国际化战略与产品创新

  1. 海外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
    公司国际化战略成效显著,2024年海外市场细分四大区域:
    • 东南亚(营收24亿元,+619.1%)
    • 东亚及港澳台(13.9亿元,+184.6%)
    • 北美(7.2亿元,+556.9%)
    • 欧澳及其他(5.5亿元,+310.7%)。
      管理层预计,2025年海外收入将突破100亿元(同比再增100%),并计划通过“地标战略”在欧美核心城市开设旗舰店,进一步扩大全球影响力。
  2. 产品多元化与IP生态深化
    • 品类拓展:非盲盒品类增长亮眼,毛绒玩具营收同比飙升1289%至28.3亿元,MEGA系列及衍生品收入亦增长超140%。
    • IP矩阵强化:四大头部IP(THE MONSTERS、MOLLY等)营收均超10亿元,13个IP迈入“亿元俱乐部”,IP生态持续扩容。
    • 线下体验升级:城市乐园项目瞄准夜间消费场景,计划2025年完成二期改造,探索IP与实体娱乐的协同效应。

机构评级与未来展望

  1. 大行上调目标价,看好增长持续性
    摩根士丹利(大摩)维持“增持”评级,将目标价从113港元上调至135港元,预计2025年销售额增长47%,净利润增至48亿元(+52%)。里昂更乐观,将目标价大幅调升至170港元,认为同店增长与新店扩张将推动2025年销售及净利润分别增长56%与66%。
  2. 2025年目标:冲击200亿营收
    公司管理层提出2025年营收突破200亿元(同比+50%),其中海外市场贡献过半。北美市场被寄予厚望,预计其规模将达2020年集团整体水平(25.1亿元)。此外,国内业务将通过“重质不重量”策略(提升单店产出而非门店数量)维持稳健增长。

风险与挑战

尽管业绩强劲,公司仍需应对以下潜在风险:

  1. 二级市场炒作与品牌口碑:Labubu等热门产品在二级市场溢价超6倍,引发消费者对饥饿营销的质疑。
  2. 海外扩张的执行压力:快速开店可能面临本土化运营与文化差异挑战。
  3. IP生命周期管理:依赖头部IP的持续热度,需避免用户审美疲劳。

结语

泡泡玛特凭借超预期的业绩、清晰的全球化战略及多元化的IP生态,成功赢得资本市场青睐。短期来看,海外市场的高增速与国内运营效率提升将支撑股价;长期则需观察其IP创新力与全球化落地能力能否持续兑现预期。若2025年200亿目标达成,公司或进一步巩固其全球潮玩龙头地位。

*免责声明: 本文内容仅供学习,不代表VSTAR官方立场,也不能作为投资建议。